凤凰单丛,和武夷岩茶一样,其工艺在六大茶类里,是最复杂的,分为采摘,做青,揉捻,烘焙,精选,炭焙。
传统手工制作,整个流程下来耗时又耗力,其实,现在已经有了各种茶叶生产设备,产业发展也很快,那么,用机械替代手工,是否可行?
想象一下未来,机械采摘茶青,茶青送入生产线,最后,直接出来的就是香气宜人的成品,高效,成本更低,人人喝下,赞不绝口。
提高生产效率,可以应对更广阔的市场。
然而目前,我们看到的,凤凰单丛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生产。
爬上梯子采茶,挑回家晒青,夜间做青,一个晚上不用睡觉,你可以看到,四月的凤凰山,家家户户的灯火彻夜不熄。
你可以说茶农们刻板,守旧,不会利用现代的机械,但凤凰的人们,依旧我行我素,“我祖上就是这么制茶的,你说服不了我。”
而在一个讲究“快”的时代里,“慢”变成了值钱的货,于是不少人们打起了“全手工”的旗号,君不见,“手工包子”、“手工铁锅”,“全手工”的紫砂壶……
全手工,就是返璞归真?是传承,还是做秀?
我们可以觉得,这是是作秀。
全手工制茶,是体力与脑力的交织,技艺与经验的结合,你试试,从清早熬到临晨?
现代的机械也许能解决人的很多劳动,比如有人采茶机、揉捻机、烘焙机……
而凤凰单丛,是由各个小品种组成的,比如我们熟知的十大香型,其实只是一部分,凤凰单丛还有很多很多的小品种。
尤其是各个我们熟知的小品种,比如大庵的那株宋茶,比如垭后村的那株八仙,又比如海底捞针……
与现代的机械相比,全手工制茶尽管效率低下,但却是出精品的唯一办法,请注意“唯一”二字。
凤凰单丛的工艺,一样非常讲究“看青做青”,这个青首先是看品种,每个品种都有它自己的特点,我们总得得通过观察青叶的状态,来调整做青,以求完美地发挥每个小品种的特征。
小品种,还是个性化的代名词。
而要完美地制好小品种,需要什么?人的体力和脑力,技艺和经验,需要完美结合,这些,都是机械无法做到的。
或许全手工的凤凰单丛,依然是做秀吧,那也是一场完美的秀。